您好!欢迎访问广州兰泰仪器有限公司网站!
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

13794373895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测振仪确保对试样振动频率测量精度问题务必要考虑的事项

测振仪确保对试样振动频率测量精度问题务必要考虑的事项

更新时间:2025-10-27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37
测振仪测量试样振动频率时,需围绕 “减少误差、确保信号有效、数据可靠",从测量前准备、测量中操作、测量后验证三个核心阶段全面考虑,覆盖仪器、试样、环境、操作四大维度。

一、测量前:夯实基础,排除源头干扰

这一阶段的核心是确保仪器、试样、环境均处于 “无干扰" 状态,为准确测量铺垫。
  1. 仪器端:校准 + 适配

    • 校准精度:用标准振动台校准测振仪,确认频率测量范围、传感器灵敏度符合要求,校准结果需在有效期内,避免仪器本身误差。

    • 传感器选型:根据试样材质选传感器(金属用磁吸式、非金属用粘贴式),根据振动方向(横向 / 纵向)选对应轴向传感器,避免适配不当导致信号弱。

    • 参数设置:按试样预估频率设采样频率(至少为预估频率的 5 倍,防止 “频率混叠")和量程(避免信号过载或量程过大导致精度不足)。

  2. 试样端:固定 + 除扰

    • 牢固安装:将试样固定在专用夹具 / 测试台上,确保无松动、无额外位移,防止测量中试样晃动改变振动特性。

    • 去除附加质量:清理试样表面的线缆、标签、灰尘等,附加质量会降低试样实际固有频率,导致测量值偏小。

    • 表面处理:若用粘贴式传感器,需打磨 / 清洁试样检测点(去除油污、锈迹),保证传感器与试样紧密贴合,避免信号脱落或失真。

  3. 环境端:控温 + 隔扰

    • 隔绝电磁干扰:远离电机、变压器等强电磁设备,防止电磁信号干扰传感器输出的振动信号,导致数据出现杂波。

    • 稳定温湿度:控制环境温度(20-25℃为佳)、湿度(40%-60% 为佳),温度剧烈变化会改变试样刚度和传感器灵敏度,高湿度可能损坏仪器电路。

    • 隔绝机械振动:在测试台下方垫减震垫,避开通风口、人员频繁走动区域,防止环境振动传递给试样,叠加真实振动信号。

二、测量中:精准操作,确保信号有效

这一阶段需聚焦 “传感器安装" 和 “信号采集",避免操作不当导致信号失真。
  1. 传感器安装:选对位置 + 装牢

    • 选对检测点:避开试样的 “振动节点"(如简支梁中点,此处振动位移接近 0),优先选振动响应的区域(如梁的两端、板的边缘),并做好标记,确保后续重复测量位置一致。

    • 选对安装方式:磁吸式传感器需紧贴金属试样,避免悬空;粘贴式传感器需用专用胶,确保无气泡、无松动,防止传感器自身振动引入误差。

  2. 信号采集:稳定 + 重复

    • 观察信号质量:采集时实时查看测振仪的信号波形,若波形杂乱、噪声过大,需立即排查(如传感器是否松动、是否有电磁干扰),待信号平稳后再开始测量。

    • 多次重复测量:同一检测点至少测量 3 次,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,若单次数据与平均值偏差超 5%,需重新检查安装或仪器设置,排除偶然误差。

  3. 激励控制(若涉及激振)

    • 若用激振器激励试样(如测固有频率),需注意激励点与传感器检测点错开,避免激励力直接影响传感器信号;同时控制激励力大小,防止过大激励导致试样变形,改变其振动特性。

三、测量后:验证 + 记录,保证数据可追溯

这一阶段需通过数据验证判断结果合理性,并完整记录信息,方便后续复盘或问题排查。
  1. 数据验证:对比 + 分析

    • 与理论值对比:将测量频率与试样的理论固有频率(如通过材料属性、结构尺寸计算得出)对比,若偏差超 10%,需回溯检查(如是否有附加质量、传感器是否贴错位置)。

    • 异常数据处理:若多次测量数据波动大,需逐一排查:传感器是否失效、试样是否松动、环境是否出现突发干扰(如临时断电、人员碰撞测试台)。

  2. 完整记录:全维度留痕

    • 记录核心信息:包括测量时间、环境温湿度、测振仪型号 / 校准日期、传感器类型 / 安装方式、试样材质 / 尺寸、检测点位置、3 次原始数据及平均值。

    • 标注特殊情况:若测量中出现过干扰(如短暂电磁波动),需在记录中注明,为后续数据解读提供参考。



广州兰泰仪器有限公司
地址:广州市荔湾区海北裕海路265号B栋3楼
邮箱:282153509@qq.com
传真:86-020-81509478
关注我们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:
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
了解更多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