测振仪测量试样振动频率时,需围绕 “减少误差、确保信号有效、数据可靠",从测量前准备、测量中操作、测量后验证三个核心阶段全面考虑,覆盖仪器、试样、环境、操作四大维度。
这一阶段的核心是确保仪器、试样、环境均处于 “无干扰" 状态,为准确测量铺垫。
仪器端:校准 + 适配
校准精度:用标准振动台校准测振仪,确认频率测量范围、传感器灵敏度符合要求,校准结果需在有效期内,避免仪器本身误差。
传感器选型:根据试样材质选传感器(金属用磁吸式、非金属用粘贴式),根据振动方向(横向 / 纵向)选对应轴向传感器,避免适配不当导致信号弱。
参数设置:按试样预估频率设采样频率(至少为预估频率的 5 倍,防止 “频率混叠")和量程(避免信号过载或量程过大导致精度不足)。
试样端:固定 + 除扰
牢固安装:将试样固定在专用夹具 / 测试台上,确保无松动、无额外位移,防止测量中试样晃动改变振动特性。
去除附加质量:清理试样表面的线缆、标签、灰尘等,附加质量会降低试样实际固有频率,导致测量值偏小。
表面处理:若用粘贴式传感器,需打磨 / 清洁试样检测点(去除油污、锈迹),保证传感器与试样紧密贴合,避免信号脱落或失真。
环境端:控温 + 隔扰
隔绝电磁干扰:远离电机、变压器等强电磁设备,防止电磁信号干扰传感器输出的振动信号,导致数据出现杂波。
稳定温湿度:控制环境温度(20-25℃为佳)、湿度(40%-60% 为佳),温度剧烈变化会改变试样刚度和传感器灵敏度,高湿度可能损坏仪器电路。
隔绝机械振动:在测试台下方垫减震垫,避开通风口、人员频繁走动区域,防止环境振动传递给试样,叠加真实振动信号。
这一阶段需聚焦 “传感器安装" 和 “信号采集",避免操作不当导致信号失真。
传感器安装:选对位置 + 装牢
信号采集:稳定 + 重复
激励控制(若涉及激振)
这一阶段需通过数据验证判断结果合理性,并完整记录信息,方便后续复盘或问题排查。
数据验证:对比 + 分析
完整记录:全维度留痕